释义 |
儿化 儿化( ér huà) 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,就是“儿”字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。例如“花儿”的发音是huār,不是huā’ér。出处:语词卷 • E • ér • 儿 儿化 语音学术语。汉语普通话和许多方言中的音变现象。绝大多数儿化是后缀“儿”和前面音节合音形成卷舌动作,但也有少数方言的儿化音变是在前字的韵母后面加上[n]或[ŋ]并伴随同化、鼻化、变调等。如普通话“花儿”[xuar]、“歌儿”[k r]等虽然都写成两个汉字,实际上已读成一个音节,“儿”只表示前面音节的韵母加上卷舌作用,本身不再独立发音。又如浙江平阳城内话“刀”音[tœ44]、“儿”音[ >],“刀儿”则说成[tœːŋ34],“刀”的韵母后面增加了由“儿”变来的[ŋ],声调也由平调变为升调。儿化能使词义、词性发生变化。如“猫儿”“眼儿”有细小、可爱义;“盖”是动词,“盖儿”则是名词。出处:语言学卷 • 语音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