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隐藏着的罪恶。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是岁新都侯莽(王莽)告长(淳于长)伏罪,与红阳侯立(王立)相连。”
出处:语词卷 • F • fú • 伏
字词 | 伏罪 |
释义 | 伏罪 伏罪(fú zuì) ❶伏,犹服。谓受到应得的惩处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有罪者不伏罪,奸法为暴。”也指承认自己有罪。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:“鲂曰:‘汝知悔过伏罪,今一切相赦,听各反农桑。” ❷隐藏着的罪恶。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是岁新都侯莽(王莽)告长(淳于长)伏罪,与红阳侯立(王立)相连。” 出处:语词卷 • F • fú • 伏 |
随便看 |
|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