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汉语  俄语  英语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:

 

字词
释义
  ❶国君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辟,君也。”《书·洪范》:“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”
  ❷法;刑。《说文·辟部》:“辟,法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无自立辟。”
  ❸征召。《后汉书·钟皓传》:“前后九辟公府。”
  ❹除去;消除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至仁无亲,至信辟金。”成玄英疏:“金玉者,〔小〕信之质耳,至信则弃除之矣。”《楚辞·远游》:“风伯为余先驱兮,氛埃辟而清凉。”洪兴祖补注:“辟,除也。”
  ❺彰明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对扬以辟之。”
  ❻治理。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辟狱刑。”
  ❼绩麻析缕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妻辟。”
  ❽通“繴”。捕鸟兽之器。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辟陷设而当其蹊。”
  ❾通“壁”。墙壁。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蟋蟀居辟。”
  ❿通“避”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不辟死伤,不畏众强。”
  ⓫通“躄”。脚有病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。”
  ⓬通“襞”。见“辟积”。
  ⓭通“睥”。见“辟倪”。
  另见pì。
出处:语词卷 • B • bì • 辟
  ㊀〔闢〕
  ❶打开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寝门辟矣。”
  ❷开辟;开垦。《国策·齐策六》:“且自天地之辟,民人之治,为人臣之功者,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?”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地可垦辟。”
  ❸屏除;排除。《周礼·天官·阍人》:“凡外内命夫、命妇出入,则为之辟。”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是以辟耳目之欲。”引申为驳斥。如:辟谣。
  ㊁
  ❶通“僻”。不诚实;邪僻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也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辟我衷,若何效辟!”杜预注:“辟,邪也;衷,正也。”亦指幽僻。《离骚》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。”
  ❷通“擗”。捶胸。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”传:“辟,拊心也。”
  ❸通“譬”。《墨子·小取》:“辟也者,举他物而以明之也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是过者也,过犹不及也,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。”
  ❹通“霹”。见“辟历”。
  ❺透彻。如精辟;透辟。
  ❻法律;法。见“大辟”。
  另见bì。
出处:语词卷 • P • pì • 辟
  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的一种推论形式。通“譬”。举旁例以喻所说的论题。如孔子提出,“能近取譬”。《墨子·小取》:“辟也者,举他物而以明之也。”战国中期名家代表惠施以“善譬”著称。将“譬”定义为“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”(见《说苑·善说》)。
出处:哲学卷 • 逻 辑 学 • 中国逻辑史
随便看

 
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21-2025 mythu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1 23:33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