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书 亦称《李氏焚书》。明末李贽著。六卷。包括书答、杂述、读史短文及诗等。另有《续焚书》五卷,系门人汪本钶辑集。自序云:“曰《焚书》,则答知己问,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。既中其痼疾,则必欲杀我矣,故欲焚之,言当焚而弃之,不可留也。”作者公开以“异端”自居,蔑视孔、孟,批判儒家经典;对假道学抨击尤其猛烈,以为道学家们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”,“心同商贾,志在穿窬”。认为“六经、《语》、《孟》,乃道学之口实,假人之渊薮”,并非万世之至论。反对理学家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说教,认为“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”。承袭“致良知”说,提出“童心”说,呼唤“绝假纯真”的“真心”与“真人”。书出,正如书题所预示,历遭统治者查禁焚毁。有中华书局1974年《焚书》、《续焚书》合编本。出处:教育卷 • 教育史 • 中国教育史 • 论著、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