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教 全称“孔子之教”,即儒教。东晋末年开始,在儒、释、道三教辩论中,各以教中最为尊崇的圣人称其教。佛称释教,儒称孔教。最早称儒教为孔教的是南朝宋谢灵运《辨宗论》:“是故傍渐悟者,所以密造顿解;倚孔教者,所以潜成学圣。”其后南朝梁明山宾、齐释僧岩等亦称儒教为孔教。其后各代称孔教的也有,但很少。清末,康有为在主张政治变法的同时,也主张对儒教进行变革,要求以孔子为教主,配天享受祭祀,并且人人可祭天、祭孔,孔子在儒教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,故多称孔教。当时诸儒,如张之洞等,也往往称儒教为孔教。出处:宗教卷 • 古代宗教 • 古代中国宗教 • 儒 教 • 教派、组织